近日,医院介入科通过血管支架植入成功治疗一例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患者,男,51岁,因“左下肢疼痛30余天”门诊以“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收住我院介入科。入院前我院彩超示:左下肢动脉狭窄。入院时患者左下肢疼痛剧烈,活动时加重,活动受限,左足趾暗红色,皮温降低,睡眠差。
该患者入院后经科室讨论,对患者行左下肢动脉造影,造影示:左下肢动脉广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左侧髂动脉起始段闭塞,长约4cm,针对患者病情,拟行左下肢闭塞动脉开通+球囊扩张+支架置入血管成型术,4月1日行髂总动脉支架植入术:运用导丝、导管技术开通闭塞血管,成功开通后引入自膨式支架,顺利释放,支架完全覆盖狭窄端,然后用球囊扩张狭窄处,造影显示狭窄消失。
随着近年来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周围及肢体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介入治疗方法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已经越来越为临床所接受。
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局部溶栓术、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及内支架置入术。最初主要适用于症状明显的,短段、孤立性的狭窄或闭塞,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材的不断进步,长段的伴有多发粥样硬化斑块及新鲜血栓形成的病例也逐渐成为适应症之一,即时疗效显著。需要注意的是在术中和术后要充分及时的抗凝溶栓治疗。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大、中动脉,累及腹主动脉及其远端血管时,引起下肢缺血的表现。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上,往往伴有多部位的动脉硬化性疾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有相当部分病人因未到正规的血管外科就诊,常被误诊为“脉管炎”等。
临床表现与Fontaine分期:I期:无症状,或仅有轻微麻木、发凉感觉。患肢苍白、皮温低、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搏动减弱。II期: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患肢皮温更低、更苍白,可伴趾甲变形、肌肉萎缩,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肢体依靠侧枝循环存活。III期:主要表现为静息痛。疼痛剧烈,夜间更明显,病人常抱足彻夜不眠。可伴肢体远端浮肿。此时动脉已有广泛狭窄、闭塞,组织濒临坏死。IV期:症状更加重,除静息痛外,出现患肢指(趾)端变黑、干瘪,肢体坏疽。如继发感染,则表现为湿性坏疽,出现发热等中毒症状。
鉴别诊断:ASO需要与其他引起下肢缺血的疾病相鉴别,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糖尿病足等。
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包括戒烟、适量锻炼,降低高血脂,应用改善循环、扩张血管药物。
2、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方式如下:
(1)血管腔内治疗,包含球囊扩张成形、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主要用于髂动脉、股动脉的短段狭窄与闭塞。
(2)动脉内膜剥脱术。
(3)动脉搭桥术,利用人工血管或自体静脉搭桥。要求必须有通畅的动脉流入道和流出道。
(4)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5)大网膜移植术。
(6)静脉动脉化。
(7)干细胞移植术。
(8)截肢术。
白癜风如何根治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当前时间: